假如你生活在西周时期,你有可能亲眼看到
① 井田制 ② 邮驿传递制 ③ 分封制 ④“禅让”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
|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
|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
|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日记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下列是某人所记载的日记选段,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
| A.东北解放军攻入锦州 |
|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南逃 |
| C.解放军在北京举行入城仪式 |
| D.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攻占南京 |
1947年,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江汉飞传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诗中反映的是 ( )
| A.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
| B.解放军粉碎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
| C.解放军开展战略反攻 |
| D.解放军开始进行战略决战 |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
| 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
|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
|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这里的“外线”是指( )
| A.中原解放区 | B.陕甘宁边区 |
| C.黄河以北地区 | D.国民党控制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