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视网膜炎是一种由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病基因可能存在于线粒体中 |
B.该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
C.该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
D.某夫妇第一胎生下一个患者,第二胎患病几率为1/4 |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呼吸的产物是( )
A.CO2、乳酸、ATP | B.CO2、乙醇、H2O、ATP |
C.CO2、H2O、乙醇 | D.H2O、CO2、乳酸、ATP |
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右下表所
示的对照实验。其他同学看了该实验设计后,提出下列修改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加入物质: |
试管 |
|
1号 |
2号 |
|
稀淀粉(mL) |
2 |
2 |
新鲜唾液(mL) |
— |
2 |
蒸馏水(mL) |
2 |
— |
恒温处理(15min) |
37℃ |
0℃ |
碘液(滴) |
2 |
2 |
A.2号应该保持在37℃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B.1号不必加2mL蒸馏水而应加入2mL新鲜唾液
C.2号不必加2mL新鲜唾液而应加入2mL蒸馏水
D.1号、2号中碘液改用2 mL的本尼迪特试剂并沸水浴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
B.a、b、c表示pH值,则c﹥b﹥a |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 B.酶是由RNA![]() |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
下图表示在酶作用下完成的某一反应过程,其中表示酶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