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气象站绘制的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的12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横坐标表示气温),其中a、b分别代表方向不同的坡面。读图完成25—26题。
下列有关武夷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 网 |
| B.是中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 C.森林覆盖率高,以季雨林为主 |
| D.位于闽、浙两省交界处 |
读图,a和b曲线温度的测量坡面分别位于武夷山脉
| A.山脊线的西南面和东北面 |
| B.山脊线的东南面和西北面 |
| C.山脊线的东北面和西南面 |
| D.山脊线的西北面和东南面 |
下图是某地区地形图,完成各题。
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相比,图示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 B.人均耕地面积大 |
| C.交通发达 | D.水热条件好 |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
图示平原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反映出
| A.农业生产的灵活性 | B.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
| C.农业生产的季节性 | D.生物生长发育的连续性 |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差异 | B.国家政策 |
| C.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 | D.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许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
| B.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 C.有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 |
|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 |
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
|||||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45万 |
||||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25万 |
||||
|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
30万 |
||||
|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
35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