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 回答30—31题。判断该制糖厂的厂址可能位于
A.北京 | B.黑龙江 | C.云南 | D.台湾 |
关于该厂生产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 B.重视从废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联系 |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下表是某品牌冷风扇生产厂家利用暑假三天时间分别对某中学教室加湿冷风扇做的测评(都以出风口前1.5米距离为标准)统计分析表。读表回答以下问题。
时间 |
开机前 |
开机15分钟后 |
降温与节能效果 |
8月16日 |
温度38.7℃,湿度25.7% |
温度20.4℃,湿度60.8% |
好 |
8月18日 |
温度42.9℃,湿度21.3% |
温度27.5℃,湿度62.3% |
好 |
8月20日 |
温度42.8℃,湿度23.4% |
温度24.8℃,湿度57.9% |
好 |
该地最可能位于 ( )
A.广东省 |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C.四川省 | D.福建省 |
下列关于该电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冷风扇利用的是水分蒸发过程个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空气温度的降温原理 |
B.该冷风扇可在北京、河北、山西、甘肃、内蒙占、河南等地进行大力销售 |
C.该冷风扇的使用会使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
D.该冷风扇相对于制冷空调是绿色节能的较佳选择 |
下图为安徽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下列小题。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 | B.6月1日 |
C.7月1日 | D.8月1日 |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B.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C.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
D.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
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 B.技术水平较高 |
C.消费市场较广 | D.资金较雄厚 |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 B.交通运输 |
C.研发能力 | D.环境质量 |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 B.甲国的环境质量 |
C.乙国的就业率 |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
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小题。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
C.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
D.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
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
C.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
D.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