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946年的政协会议,达成了国共两党联合执政的决议 |
B.建国初期,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
C.“文革”期间,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政协工作得到恢复和改进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共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共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 D.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
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A.唐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清朝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该诗句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
C.他可以![]() |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但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
下图是战后历次战争中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战争 国际力量 |
朝鲜战争 (1950—1953) |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
||||
西欧(法国) |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 合国军”侵略朝鲜 |
不支持甚至批评 美国的中东政策 |
明确反对美![]() 联合国对伊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