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历届世博会都深深打上了举办国的烙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全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拉开帷幕。……这届世博会是英国光荣与梦想的缩影。在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摘自乔继红《历史的启示:世博会是经济大国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英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举办“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材料二: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这一年,适逢美国建国百年纪念年。它的意义,绝不只在美国首次获得了世博会的举办权;通过博览会,美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证明它已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当世博会上当时功率最大的600吨柯立斯蒸汽机启动时,千百台机械齐声轰鸣,展厅微微震动。正是在这隆隆声中,美国向世界宣布:“我来了!”
——摘编自2010年5月13日《今晚报》
材料三: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的部分美国展品
(2)美国选择1876年在费城举办该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右图为1992年西班牙世博会主题标志。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发现的时代”。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政府为何把世博会主题定为“发现的时代”?该“发现”曾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盛泽镇,在二十都。明初以村明,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乾隆时期编撰的《吴江县志》卷四
请回答:
(1)徐州朱陈村、苏州盛泽镇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何不同?(4分)
(2)两则材料各自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哪些时代特征?(4分)对这两种经济现象,政府所持的态度如何?(2分)在当时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16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我们一直没有同共产党中国贸易,或准许同它进行文化交流。这些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也是我们的政策。”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中国大陆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是我们同中国大陆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三 1971年,毛泽东亲自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以“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世界。
请回答:
(1)杜勒斯的话说明了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是怎样?(1分)有什么表现?(3分)
(2)从尼克松的话表明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怎样变化?(1分)从其自身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3)毛泽东的“乒乓外交”批示表达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意愿?(1分)中国这种外交政策调整的意义何在?(4分)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决定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
(22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政体。君主制曾盛行于世,美国则是当今世界大国中率先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中国则在亚洲首先建立共和政体。请回答:
(1)古希腊政治文明高度发达,请列举其中三种政体形式(3分)。请列举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若干史实,说明“君主制曾盛行于世”。(4分)古代君主制与近代君主制有什么根本区别?(2分)
(2)有史学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美国是1787年建立的。”如果你支持这一说法,请用相关史实说明。(4分)
(3)如果按照该史学家的“建国”标准,近代中国成为共和政体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4)美国人N·佩弗在《远东》一书则概叹:“1911年中国建立了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失败”(2分),从阶级力量和历史传统角度分析“失败”的原因。(4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近代历史影响深远。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分)
(2)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6分)
(3)简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6分)
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中,钢铁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
列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7万吨, 1860年增至380万吨,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总和的一倍。
(1)1740—1860年英国生铁产量为何增长如此迅猛?
材料二:1860—1913年,美国生铁产量由84万吨增至3140万吨,钢产量由1.2万吨增至3180万吨,成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
(2)1860—1913年美国钢铁产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国钢铁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什么问题?
材料三:1949年,我国钢产量仅为15.8万吨,1957年增至535万吨,1958年达到1108万吨,但其中合格的仅有800万吨。
(3)1949—1957年,我国钢产量迅猛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957—1958年,我国钢产量为什么差不多翻了一番?1949年以来我国钢产量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4)1949—1958年我国钢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当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