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为迎接2015年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活动,某历史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他们在网上搜集到以下历史图片。下列图片中器物最早出现的是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甲骨文以记载手工业为主要内容 |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
C.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 |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
下图显示了英国1801年、1851年、1901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连年歉收 | B.海外殖民掠夺 |
C.奢侈享乐风尚 | D.工业革命影响 |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
江苏 (含上海) |
直隶 (含京津)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陕西 |
黑龙江 |
广西 |
甘肃 |
其他 省区 |
135 |
4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3 |
1 |
1 |
0 |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上述表格反映出()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民族工业规模小、企业少
C.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D.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
C.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 |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