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打开右端胶塞,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到煤油中,反应前片刻,钠的位置应在a处 |
B.开始反应后,能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钠在b处液面以下的水中反应 |
| C.反应一段时间后,左端液面上升,进入长颈漏斗,a处有无色气体产生 |
| D.若用苯或酒精来代替煤油,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溶液与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关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SO42-)>c(H+)>c(NH4+)>c(OH-) | B.c(H+)>c(SO42-)>c(NH4+)>c(OH-) |
| C.c(OH-)-c(NH4+)=c(H+)-2c(SO42-) | D.c(OH-)+c(NH3·H2O)=c(H+)-c(SO42-) |
为提高中学生的公益意识,某市团委举办了一次科技下乡活动,在为农民伯伯做铅蓄电池的介绍时,下列分析属于失误的是(已知铅蓄电池的反应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
| A.铅蓄电池是生活里最常用的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应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
| B.铅蓄电池在放电时,电解液的酸性减弱 |
| C.铅蓄电池在放电时,PbO2作为负极,不断转化为PbSO4 |
| D.铅蓄电池在充电时,PbO2是氧化产物 |
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0.6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图二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图一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g)+B(g)
2C(g)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
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0mol
D.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a mol A、bmol B和cmol C,要达到t1时刻同样的平衡,a、b、c要满足的条件为a+
=2.4 和 b+
=1.2
据南京日报2009年11月9日报道,南京的空气质量拉响警报,8日全市污染指数更是超过300,达到重度污染,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2倍之多,秸秆焚烧再度成为城市空气急速污染的“元凶”。关于空气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主要污染物 |
| B.正常雨水的pH等于7 |
|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 |
| D.秸秆焚烧总体来说对庄稼是有益的,值得提倡 |
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 CxHyO2, 其中O%为20.25%,C%为68.35%。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的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 )。
| A.8 种 | B.14种 | C.16种 | D.18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