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早在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创作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小说写道,将来在中国上海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上海来,百年之前的“预言”,竟神奇地应验了。这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眸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一周年:当危机袭来时,我们立足国情,快速反应,反思危机教训,努力拼搏,化“危”为“机”,中国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这说明
①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通过量变实现的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④危和机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0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引发的“会展经济”,将极大地带动旅游、交通、酒店、通讯、广告、零售等行业的发展。这将
①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发挥②削弱上海第二产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上海缓解劳动力就业的压力④使会展业成为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这句话说明了

A.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C.规律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D.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右侧漫画主要体现了财政

A.能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B.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D.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漫画《山中无柴草,挖根换酒钱》,讽刺某些人无视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意识的创造性
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实践的创新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