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3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增殖某个时期模式图,图4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4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 ,a点的变化可表示
的生理过程为 。
(2)图3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
(3)图3所示细胞对应图4的时期是 ,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4)如果图3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5)图5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于图4中的时期11,那么图5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 。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已知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3号个体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中 号个体的亲子关系和各自的表现型可以排除甲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2号和4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 。
(3)6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4)Ⅲ-10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Ⅰ代中的 号个体。
(5)此遗传系谱图中两种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
(6)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甲遗传病是由于正常基因中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那么,该基因突变中模板链发生的碱基变化是 ,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该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7)若13号个体为7、8夫妇刚出生的儿子,该个体不患病的概率为 。
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用①和②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出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 和 ,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 。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 ;由④培育成⑤的目的是 ,其优点 。
(3)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手段是 ,其形成的⑥称 。
(4)由②培育出⑦的育种方法Ⅵ是 。
如图甲为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复制图解,图乙为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过程发生在 期。
(2)图乙中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其化学元素组成是________。它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_所组成。
(3)图甲中1示意的过程是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___________,在 酶的作用下,把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
(4)图甲中2示意的是以母链为模板,按照______________原则进行子链合成,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参与此过程的酶是 。
(5)若图甲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A+G)/(T+C)为0.4,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应为_________。该DNA分子中(A+G)/(T+C)应为_________。
健康人的尿中只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若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称为蛋白尿。除了肾脏疾病和胃及肾脏的其他疾病会引起蛋白尿外,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临床上常用双缩脲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尿中的蛋白质。请完成下面的实验,验证某人在某次剧烈运动后出现了蛋白尿。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双缩脲试剂A(质量浓度0.1 g/mL的NaOH)、双缩脲试剂B(质量浓度0.01 g/mL的CuSO4溶液)。
(1)实验原理: 。
(2)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试管,分别编号为A、B,各加入某人在 。
②先向两只试管分别加入1 mL的 ,振荡均匀,再向两只试管分别加入3~4滴 ,振荡均匀。
③对比两只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 。
下图表示细胞内四种有机物组成的概念图,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A是指________;E在动物细胞是指_______,植物细胞主要是指___________。
(2)F是指脂肪,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__________和固醇。(3) D是指____________,D形成的H是指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