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叠放在长方体物块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
A.当拉力F<12N时,两物块均保持静止状态 |
B.两物块![]() |
C.两物块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
D.两物块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但AB间存在静摩擦力,其中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
如图(甲)所示,在x轴上有一个点电荷Q(图中未画出),O、A、B为轴上三点.放在A、B两点的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检验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x轴的正方向为电场力的正方向,则( )
A.点电荷Q一定为正电荷
B.点电荷Q在AB之间
C.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103N/C
D.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它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理想化模型建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质量 |
B.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电荷量 |
C.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 |
D.理想电压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 |
下表是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指标,参考表中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80J |
B.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80J |
C.电动机的内电阻为6Ω |
D.电动机的内电阻为1Ω |
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2 kg的物体B以v0=2 m/s的水平速度滑上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板获得的动能为1 J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 J
C.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1 m
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A、B两球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图示的x-t图象记录了它们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其中a、b分别为A、B碰撞前的x-t图线,c为碰撞后它们的x-t 图线.若A球质量为1 kg,则B球质量是( )
A.0.17 kg B.0.34 kg C.0.67 kg D.1.0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