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根据英国的政体特点判断,当时英方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右图)时,走在最前面的应该是 
| A.王子查尔斯 | B.外交大臣库克 |
| C.首相布莱尔 | D.离任港督彭定康 |
近代以来有三种主要的社会学说,据此,各国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阅读以下表格,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 国家 |
学说内容 |
| 甲 |
政府的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
| 乙 |
提高政府的权力,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民族工业,采取保护关税政策。 |
| 丙 |
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由社会集体控制。 |
A.德国、英国、苏联 B.苏联、德国、英国
C.英国、德国、苏联 D.英国、苏联、德国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
|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
|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
|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
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
|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 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
|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D.挽救民族危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