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A.①为能源 | B.②为技术 | C.③为劳动力 | D.④为原料 |
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
|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
|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
|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
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7-8题。
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2003年 | B.2005年 | C.2007年 | D.2008年 |
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
| B.出现逆城市化 |
| C.产业转移和升级 |
|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
读对越南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与地区图,分析判断
| A.这些国家和地区均位于亚太地区 |
| B.距离越近,投资额越大 |
| C.越南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
| D.越南具备资金和技术优势 |
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读图回答4-5题。
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
|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
|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
|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 |
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
|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
读下列区域图,回答2-3题。
西藏地区
| A.河湖稀少 |
|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
|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
|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
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热量更充足 | B.降水量更大 |
| C.光照更充足 | D.土壤更肥沃 |
关于甲、乙两锋面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暖锋,乙是冷锋 |
| B.甲、乙过境一般都伴随大风、降温天气 |
| C.甲、乙都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 |
| D.甲、乙过境后天气均转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