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所示为一个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的一部分,A、B是不同等势面上的两点。关于该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
B.A点的场强可能等于B点的场强
C.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D.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如图19-3-4所示为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M是显微镜,S是闪光屏,窗口F处装铝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在观察由质子引起的闪烁之前需进行必要调整的是( )
图19-3-4
| A.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有α粒子引起的闪烁 |
| B.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
| C.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能见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
| D.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α粒子引起的闪烁 |
根据布拉凯特的充氮云室实验可知( )
| A.质子是直接从氮核中打出来的 |
| B.α粒子打进氮核后形成一个复核,这个复核放出一个质子 |
| C.云室照片中短而粗的是质子的径迹 |
| D.云室中,短而粗的是α粒子的径迹 |
为了说明用α粒子轰击氮,打出了质子是怎样的一个物理过程,布拉凯特在充氮云室中,用α粒子轰击氮,在他拍摄的二万多张照片中,终于从四十多万条α粒子径迹中发现了8条产生分叉,这一实验数据说明了( )
| A.α粒子的数目很少,与氮发生相互作用的机会很少 |
| B.氮气的密度很小,α粒子与氮接触的机会很少 |
| C.氮核很小,α粒子接近氮核的机会很少 |
| D.氮气和α粒子的密度都很小,致使它们接近的机会很少 |
下列氢原子的线系中就最短波长进行比较,其值最小的是( )
| A.巴耳末系 | B.莱曼系 |
| C.帕邢系 | D.布喇开系 |
计算巴耳末系中波长最大的光子的能量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