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小球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小球A以速度v0靠近B,并与B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A、B两球的半径相等,且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当m1、v0一定时,若m2越大,则( )
A.碰撞后A的速度越小
B.碰撞后A的速度越大
C.碰撞过程中B受到的冲量越小
D.碰撞过程中A受到的冲量越大
假如一个光子与一个静止的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电子发生碰撞,光子并没有被吸收,只是被电子反弹回来,电子被碰撞后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动量p,关于在这个碰撞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碰撞过程中动量不守恒,能量守恒 |
B.碰撞前、后的光子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碰撞前的光子的速度更大 |
C.碰撞前、后光子的频率不变 |
D.电子被碰撞后,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h/p(h为普朗克常量) |
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两次a衰变和六次衰变,关于它的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减小8 | B.质子数减小2 | C.质子数增加2 | D.核子数减小10 |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
A.从![]() ![]() ![]() ![]() |
B.从![]() ![]() ![]() ![]() |
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一定向外辐射能量 |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
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
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
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 |
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
C.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 |
D.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