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中(一)代表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图中(二)哪个图不可能是这种生物所产生的正常配子
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DE段 |
B.乙为有丝分裂中期,丙图可能是甲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 |
C.丙可能是雌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丁图的CD段 |
D.丙图可能是某二倍体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
图所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粒分裂的区段有( )
A.A—B和K—L | B.D—E和J—K |
C.H—I和J—K | D.E—F和K—L |
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列图像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①② | B.③② | C.④② | D.③④ |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雌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C.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 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D.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的纯合子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
A.1/4 | B.3/4 | C.3/16 | D.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