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他说的“改良主义”是指
A.实行国家粮食税 | B.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 |
C.实行余粮征集制 | D.建立公有制经济体制 |
“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历代史书注重对循吏记载的根本目的是()
A.宣扬道德模范 | B.注重民生 |
C.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 | D.加强君主专制 |
1953年,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成立了。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在制定宪法草案时应阅看参考下列资料,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国别 |
宪法 |
苏俄(联) |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
中华民国 |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
法国 |
1946年宪法 |
其它 |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封建剥削制度的废除 |
B.有利于国共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战 |
C.表明其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
D.反映了国民政府规范市场经济体系 |
历史纪年法是历史学习研究的基本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朝建立 |
B.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开始 |
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 |
D.1898年是干支纪年的戊戌年 |
下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光绪十四年 (1888)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表(据申学锋《清史研究·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编制)。据此可以推断()
A.经济结构与社会变动促使税收结构变化 |
B.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正逐渐衰落 |
C.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放弃了财税传统模式 |
D.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得以持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