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1.两河的流向
A.都为自东南向西北流
B.都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C.甲为自东南向西北流,乙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D.甲为自西北向东南流,乙为自东南向西北流
2.两河河床之间宽度为
A.1km B.5km C.10km D.20km
3.拟在K点与T点间修建一条公路,最合理的线路是
A.KRQPT线 B.KMOPT线 C.KLOPT线 D.KST线
2008年春节前,我国南方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冻雨、大雪灾害,许多城市交通阻断,供电停止,湖南郴州市尤为严重,从省会长沙到郴州的各种交通几乎全部中断,但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勇抗灾害,终于使灾区人民过上了一个祥和的春节。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关于郴州市和长沙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郴州市比长沙市等级高,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
| B.郴州市比长沙市等级低,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
| C.长沙市比郴州市等级高,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
| D.长沙市比郴州市等级低,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
关于不同等级城市及其服务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等级以城市用地规模来划分 |
| B.城市一般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广州、长沙属于大城市 |
| C.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
|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越近 |
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
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功能区C区位优势的是 ( )
|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
|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
|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
|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
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表完成以下问题。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
| 总人口(万人) |
35 |
167 |
701 |
| 0~14岁(%) |
35.27 |
14.63 |
8.5 |
| 15~64岁(%) |
58.36 |
83.15 |
90.39 |
| 65岁及以上(%) |
6.37 |
2.22 |
1.11 |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
|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
|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
该城市可能是 ( )
| A.南京 | B.深圳 | C.西安 | D.沈阳 |
图12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工资,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12,完成问题
由图12可以推断,该区域 ( )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
| B.T0—T1年吸引的技术导向型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
|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
|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
| A.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
| B.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
|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
|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
读图11回答问题。
图11图中,促使香港—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劳动力 | B.科学技术 | C.交通运输 | D.市场 |
2009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
| 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 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 |
| 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 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