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高原的河谷地带发展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
(2)高原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有________。
(3)在高原东南部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下列不属于“三江”的是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澜沧江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 ℃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图乙为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图1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图2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图1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

图2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为两幅局部地区略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B两山脉的走向,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析其对各自所在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
(2)与b河相比,a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是什么?
(3)根据图中信息概括b和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8月26日以来,受强降雨影响,安徽省沿淮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给淮南、蚌埠、宿州等地造成严重损失。
材料二 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材料三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颖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

(1)试从自然角度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5分)
(2)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议?(5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