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各功能区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三条曲线中,代表工业用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无法确定
2.下列关于居住用地比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5年比1990年比例减少
B.2005年比1990年比例增加
C.在距市中心3km处,2005年比1990年比例增加
D.在距市中心8km处,2005年比1990年比例减少
3.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6km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 B.居住用地比例增加
C.商业用地比例增加 D.工业用地比例不变
该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下面2题。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
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 B.略有提高 | C.没有变化 | D.略有下降 |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下图并回答下面2题。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
B.从城市流向农村 |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
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
C.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
该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和其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回答下面3题。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 B.经济因素 | C.科技因素 | D.交通因素 |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 |
B.劳动力的转移 |
C.市场需求的变化 |
D.自然条件的改变 |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 | B.乳畜业 | C.水果园艺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该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回答下面2题。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市场 |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
B.城市人口的增加 |
C.交通日趋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
城市土地租金主要受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的影响。读图,完成下面2题图中能正确表示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的一般趋势的曲线是( )
A.a 曲线 | B.c曲线 | C.b 曲线 | D.d曲线 |
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 B.工业区 | C.住宅区 | D.文化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