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侵蚀后所形成的。“中国丹霞”于2010年7月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图1所示景区均为丹霞地貌。据此完成6~8题。材料中的侵蚀作用主要是指
A.海浪侵蚀 | B.流水侵蚀 | C.风力侵蚀 | D.冰川侵蚀 |
丹霞地貌作为旅游资源,主要具有
A.社会价值 | B.科学、美学价值 |
C.艺术价值 | D.历史、文化价值 |
“中国丹霞”分布区
A.属于东部季风区 | B.包括中、东部两个经济地带 |
C.位于地势的第三阶梯 | D.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
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积极开发沿海地区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 B.农业基础薄弱 |
C.水土流失严重 | D.自然资源不足 |
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干旱地区广,北方湿润地区广 | B.南方冬季多雨,北方夏季多雨 |
C.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小麦为主 | D.南方农作物生长期短于北方 |
读下图并回答1~3题。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地 |
一般情况下,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发展的工业多属于
①资金密集型②资源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