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刻录了一则明代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正确揭示了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
①法治的政府 ②公正的政府 ③廉洁的政府 ④高效的政府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国家宗教事务局将在2013年全面完成宗教教职人员的认定备案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两个专项工作,并按照自愿原则,基本实现宗教教职人员社保体系全覆盖。由此可见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②我国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我国宗教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④我国政府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元芳,你怎么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主人公的这句追问走红网络,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和质疑的经典句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表达诉求和质疑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②公众充分表达民意的途径应进一步畅通
③公民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进一步增强④公民在网络上随意表达自己的诉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其基础是普通公众,目的在于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目前,我国每年出境游8 000万人次以上,普通游客的言行可以带来公共外交的效果,如举止有度、谈吐得体有正面效果,大声喧哗、不守秩序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 )
①公共外交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体现 ②公共外交表明公众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③普通公众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参加者 ④公共外交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最近日本上演了一场“购买钓鱼岛”的闹剧,少数极右分子提出了种种“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论据,但始终改变不了三个历史事实,那就是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和开发利用,钓鱼岛后来是被日本人侵略中国非法占有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从来没有承认钓鱼岛是日本的。中国极力捍卫对钓鱼岛的主权,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B.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
C.中日两国没有共同利益 | D.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逐步缩小了边境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这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 |
B.民族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
C.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