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
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
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1)结合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及其特点。(6分)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
响的犬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
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              
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
观因素。(6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

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民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收粮食4.23亿普特(1普特约为16.38公斤),改行粮食税后实际征收2.4亿普特。试分析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的进步之处和历史意义。

试分析中国未赶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及启示

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晃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无休息.              
——《汉书食货志》
材料2汉氏减轻田税,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而豪民侵凌,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耘,所得不足以自存.        
——《汉书王莽传》
回答:
①从所给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汉初时期农民有哪些困苦?
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初与西汉末年农民困苦的不同原因和共同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