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7~9题。
| 年龄 |
0~14 |
岁15~59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 甲 |
人口数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
|
| 乙 |
人口数 |
3500 |
600 0 |
500 |
10000 |
| 死亡率(%) |
0.8 |
0.7 |
2.2 |
0.81 |
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 A.0.775% | B.0.675% | C.0.885% | D.0.95%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 表示发达国家 |
|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
|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
|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
|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
|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
该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
| 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
| 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
| 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
|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
|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
|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回答5~6题: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 B.大气环流 | C.洋流 | D.太阳辐射 |
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 A.珠海、南昌 | B.武汉、贵阳 | C.长沙、厦门 | D.海口、珠海 |
该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判断3~4题: 
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 A.气候条件较好 | B.市场距离较短 |
| C.交通通达性较强 | D.接待能力较强 |
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 A.气候环境的差异 | 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
| 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 D.环境容量的差异 |
该图为第五套人民币50元图案,该图显示的景观具有相当的非凡性。回答1~2题。
制约该景点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差 |
| B.市场距离较远 |
| C.地区接待能力较弱 |
| D.旅游环境承载量较低 |
有关该景观所在的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3%。 |
| B.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
| C.应发挥大河多和落差大的优势,重点发展水电工业,建设为能源基地 |
| D.应努力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利用光照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
2010年11月10日,农业部发展计划局组织召开了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专察咨询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标志着农业部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专察考查组在大量前期工作基础上正式全面展开,各地都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发展新农村,如山东省阳信县水蓐坡乡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让种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莱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结合材料完成39-40题。该地农民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 A.国家政策和措施 |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
| C.市场需求 | 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
按照投入多少分类此地农业属于
| A.密集型农业 | B.粗放型农业 | C.商品农业 | D.种植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