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共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组合序号 |
双亲性状 父 母 |
家庭数目 |
油耳男孩 |
油耳女孩 |
干耳男孩 |
干耳女孩 |
一 |
油耳×油耳 |
195 |
90 |
80 |
10 |
15 |
二 |
油耳×干耳 |
80 |
25 |
30 |
15 |
10 |
三 |
干耳×油耳 |
60 |
26 |
24 |
6 |
4 |
四 |
干耳×干耳 |
335 |
0 |
0 |
160 |
175 |
合计 |
670 |
141 |
134 |
191 |
204 |
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②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
。
下图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
(1)在获得B淋巴细胞之前,小鼠已被多次注射(相同/不同)抗原,注射后小鼠体内发生相应的(细胞/体液)免疫反应,生成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2)①过程中,融合结果随机出现多种不同的杂交细胞,
②过程在特定的上进行筛选,从而得到细胞。③培养的气体
环境为。
(3)由于单克隆抗体与传统方法获得抗体相比,具有的特点,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等方面。
以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基因型分别为Aa和Bb。据图分析回答:
(1)①过程所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___________,将若干a和b等量混合后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再经过②和③,c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种(只考虑两两融合),经筛选出的杂种细胞的基因型是。
(2)采用化学法进行过程②时,一般是用____________作为诱导剂。植物体细胞杂交与自然状况下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相比,前者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会________(增大或减小),⑤过程中,与芽、根的分化相关的主要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图中甲、乙分别为番茄和马铃薯的体细胞,从理论上讲用融合后的细胞培育出的“番茄—马铃薯”植株是_____________(可育/不可育)。
(5)获得杂种植株后,若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抗除草剂基因,在基因导入时,最好把该基因导入到植物的叶绿体或线粒体基因组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不能表示原核细胞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结构上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蛋白使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强,所以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B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甲状腺细胞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物质供能时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在细胞癌变后,其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5)D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ABCD四种蛋白质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番茄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影响的曲线。由图一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2)金鱼藻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而繁殖很快。图二表示在相同培养液中,以图中
的装置Ⅰ和Ⅱ(密封环境)分别培养金鱼藻,将两个装置都放在阳光下,一定时间后,
观察装置Ⅰ和Ⅱ发生的变化。由图二可知,与C相比,B试管中金鱼藻繁殖速度快,其原
因是_______。
(3) 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小球藻,
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二氧化碳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
化合物。想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三表示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条件下施肥效果最为明显.
(原创题)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渗透装置来探究关于渗透作用的问题。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装置编号 |
甲 |
乙 |
丙 |
半透膜面积 |
S |
S/2 |
S |
蔗糖溶液体积 |
T |
T |
2T |
①写出该实验的研究课
题:。
②如果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写出该实验相应的结论
。
(2)另一装置如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
①试在图3中画出H1、H2 的高度(在答题纸上作答);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B﹥C;B﹦C;B﹤C)
③在此过程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等于;小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