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         图二1983年重庆开始    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              经济试点的报道         示意图   
承包责任书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材料四 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人口
(亿)
上网用户总教
(万)
恩格尔系数
(%)
1978年
3624.1
1.7
 
57.5
2001年
95933
4.56
6800
41.9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指出占家庭总指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活水平的程度。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化体系

所谓文化体系是指具备“有特色、能独立、影响大”这三个基本条件的文化。从这一前提出发,世界文化共分为四个大的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阿拉伯文化体系,希腊文化体系。……这四个文化圈内各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大的文化,同时各文化圈内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又都是互相学习的……文化的交流之所以能够推动双方的前进,还基于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总之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在推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
——《季羡林的精神遗产》
问题:
(1)你认为图中所示的希腊地理环境有何特点?这种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古代希腊文化圈内“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大的文化”在哪里?它有怎样的“特色”?


苏格拉底与孔子是同时代的思想家,他有“西方孔子”之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去声,差等),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孔子
材料二;“知识即美德,愚昧是万恶之源”。“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关于个人修养的角度,结合政治背景分析其局限性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苏格拉底个人修养的途径。结合史实分析其影响,参考材料一指出这种个人修养途径在18世纪是如何得以完善?
(3)根据材料归纳出二者思想的异同。


学者林贤治说:“真正的思想者,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异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蒡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材料二布鲁诺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决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路德和布鲁诺这两位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依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他们 “异端”思想的矛头所向及其原因。
(2)结合16、17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的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思想的认识。

宪政是学术界的热门术语,中国学术界对它的推崇和研究可为炙手可热,其势头直追百年前
的宪政风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作为舶来品,“宪政”一词何时在中文世界出现难证其详。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梁启超早在1899年4月《清议报》上发表的《各国宪法异同论》中已经使用宪政一词,至于是否属于最早使用尚有待考证。梁启超在其著述中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政体);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立宪政体,亦名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者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清末预备立宪启动后,宪政一词的使用渐渐增多。——张一兵主编《政治哲学关键词》
材料二:清政府最终决定“预备立宪”是资产阶级立宪派长期斗争的结果……以慈禧为首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最高利益,为了消弭革命,为了笼络立宪派士人和实力派官员,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具有君主立宪国家宪法性质的文献——《钦定宪法大纲》,包括附件在内总共有40条。尽管《钦定宪法大纲》的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臣民的权利。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确定立宪预备期为9年。无论如何,《钦定宪法大纲》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性质,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资产阶级“主权在民”原则,确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约法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构造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政治体制。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今天(1940年2月20日)延安各界人民代表开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是为了发扬民意,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孙中山曾说过“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宪法去确认它。中国则不然,中国的革命尚未成功,国内除边区等地而外,尚无民主政治的事实。所以现在的宪政运动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这是一个大斗争,决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材料二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 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 ,或欧洲的55%~60% 。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材料三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引自《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四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1837年,"活跃号"货船首次处女航,装载了价值1307英镑的货物,运来了殖民地的产品和总额为3080英镑的汇总支票,其中还未把随后提交的棉花和庶糖计算在 内。
——引自《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导致葡萄牙、西班牙崛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领导大国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动力。(4分)
(4)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奴隶贸易和欧洲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有何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