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1—2题。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位于120°E经线上附近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6~7题。

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读右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4—5题。

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小丘,Q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
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300< Q <400 B.300<P<400,100<Q<200
C.100<Q<200,200<P<300 D.200<Q<300,300<P<400

下图中图甲为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点P的纬度年变化示意图,图乙为太阳直射点Q位置周年变化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①~⑤代表一个回归年中P点五个的纬度位置,图乙中a~e代表一个回归年中Q点的五个纬度位置,下列关于PQ两点位置相关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点位于①时,Q可能在a处 B.P点位于③时,Q可能在b处
C.P点位于④时,Q一定在c处 D.P点位于⑤时,Q一定在d处

下列关于P点的纬度变化与现象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P点从①到②时,上海的昼长逐日变长 B.P点从③到④时,上海的昼长逐日变短
C.P点位于②④时,上海白昼最长 D.P点位于⑤时,上海昼夜平分

下列关于Q点的纬度变化与现象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Q点从a到c时,新加坡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B.Q点从b到d时,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C.Q点位于c时,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货轮顺风顺水
D.Q点位于e时,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随着南京到启东的宁启铁路的建设,江苏省内将形成苏北陇海线.苏中宁启线.苏南沪宁线与南北向新(沂)长(兴)线构成的“三横一纵”的铁路网,外加“两横一纵”的水运网和和高速公路网,江苏交运将上一个新台阶,据此回答18~19题。

宁启线上的扬州市未将火车站设置在城区边缘,而是设在离城区较远的西北郊,其目的不是为了:

A.降低铁路建设和车站建设的成本  
B.减轻铁路运输对扬州市区的环境污染
C.为城市发展拓展和预留新的空间
D.避免铁路与南面的长江水运产生恶性竞争

下列关于扬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古代因大运河的开凿和中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一度成为中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
B.近代海运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促进了扬州市的发展
C.扬州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了扬州市旅游业的发展
D.扬州附近的江都抽水站已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提供水源保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