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 份
出生率(‰)
死亡率(‰)
年 份
出生率(‰
死亡率(‰)
1949
36.0
20.0
1985
21.0
6.8
1957
34.0
10.8
1995
17.1
6.6
1965
37.9
9.5
2000
14.0
6.5
1975
23.0
7.3
 
 
 

(1)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2)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有何特点?
                                                                              
(3)1965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我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                     
(5)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这一年净增人口为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重庆与武汉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对图中①河段景观的描述。简析此河段景观的成因。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100 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荆江河段和黄河下游河段河床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________季,成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

2011年6月3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两次遭受强暴雨袭击,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读“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发生泥石流的三个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3)南方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在________月份最容易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自然灾害能诱(引)发滑坡的是(多选)(  )
A.地震 B.暴雨
C.台风 D.干旱
(5)下列地区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区的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