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 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
|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 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
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领军人物肯尼斯·沃兹于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一文,文中不可能涉及的史实是( )
| A.德国的分裂 | B.朝鲜战争的爆发 |
| C.欧共体成立 | D.北约、华约的成立 |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参议员在提交国会议案中称:我们是要合理使用我们手中的黄金了;同时期,西欧主要国家领导人也讲: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手中的黄金。材料表明( )
| A.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
| B.西欧各国经济恢复发展迅速 |
|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
| D.美国和西欧主要国家经济实力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
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这本书”是( )
| A.《共产党宣言》 | B.《人权宣言》 |
| C.《拿破仑法典》 | D.《资本论》 |
亚当·斯密曾说:“当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七分之一或一只扣钮的十八分之一的时候,见识必然更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商业国,下层阶级人民都非常愚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 )
| A.反映了工业革命制约民主思想发展 | B.揭示了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 |
| C.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失灵 | D.彰显了工厂制的优越性 |
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写道:“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材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
| A.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
| B.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
| C.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 |
| D.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