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篇中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偏于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由此可知顾炎武保天下之本意是()
A.批判魏晋玄学的清谈 |
B.号召人们挺身保卫国家民族 |
C.保卫儒家的纲常伦理免遭沦丧 |
D.打出反清复明的思想旗帜 |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
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 |
“……在于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但不是脱离我认为应该保持的可以作为最后预防手段的大西洋联盟;在于同每个东方集团的国家——首先同俄国——建立缓和国际局势的关系,然后建立谅解和合作的关系,一旦时机到来,对中国也是如此。”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法国
A.一定程度上受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
B.面对多极化趋势灵活调整其政策 |
C.奉行独立自主谋求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
D.积极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
“采用透支原则,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称为国际货币(或清算)联盟,发行以一定量黄金表示的国际货币班柯作为国际清算单位。班柯虽然以黄金定值,但国际货币联盟却可以调整其价值。班柯等同于黄金,各国可以用黄金换取班柯,但不得以班柯换取黄金……。”这反映了
A.建立国际货币势在必行 |
B.稳定国际金融秩序的迫切需要 |
C.英国的经济霸权构思 |
D.美国企图主导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