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描述的是古代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这四项可能真实的是
①他在公元前350年发生的一次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50亩土地
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
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赫鲁晓夫改革的意义在于
A.结束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
C.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 D.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
斯大林经济模式最本质的特点是
A.单一公有制 | B.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
C.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 D.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
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的原因和背景不包括
A.工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增长 | B.苏联出现粮食供应困难 |
C.斯大林的主观认识 |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
苏联的1936年宪法和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似之处是
A.颁布的背景是两国已实现工业化 | B.两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
C.两者都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 |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下列措施挫伤了农民积极性的是:‘
A.余粮收集制 | B.征收粮食税 | C.农业集体化 | D.农产品自由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