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 | 物种进化 | B. | 外来物种入侵 |
C. | 群落演替 | D. | 垂直结构 |
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抑制作用原理如图B、C所示(图A所示为酶催化底物发生变化的作用原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使酶的结构改变
B.两种抑制剂均只降低酶的催化效应
C.非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D.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结构,可
被该酶催化分解
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的功能而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号肽可以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穿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 |
B.切下信号肽的酶不会破坏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体现专一性 |
C.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将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运输到高尔基体 |
D.抗体、神经递质、激素、血红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有这样的过程 |
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消化吸收④主动运输
A.①③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②①④③ | D.④①③② |
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装置 |
A |
B |
C |
D |
E |
F |
水浴温度T/℃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凝乳时间/min |
不凝固 |
7.0 |
4.0 |
1.5 |
4.0 |
不凝固 |
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
B.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乳汁凝固
C.可先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D.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不会发生乳汁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