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与、与相邻;与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的最外层电子数比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常见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
(1)的元素符号是.
(2)、、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的氢化物和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则中的化学键类型为,的晶体类型为;离子的电子式为.
(3)由、、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一定量的与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0.8 稀盐酸溶液完全反应,并收集到0.25 气体,则用物质的量表示该固体物质的组成为.
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有关信息 |
X |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
Y |
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
Z |
期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M |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1)M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Y形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_,此物质不属于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该有机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4)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
(5)由Z、M 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俗称_______,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
(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_______(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____ (填标号)。
A.氯化钠 | B.硝酸铵 | C.浓硫酸 | D.氢氧化钠 |
在复习课上,化学老师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比较和归纳。例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蓝色火焰;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对学过的化学反应进行了归纳
(以下涉及的物质由C、H、O、Na、Cl、Fe、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同学们归纳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写出单质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某元素的单质B及其氧化物C分别可以和溶液D反应,分别生成浅绿色溶液和黄色溶液。写出B与D溶液、C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E、F、G分别与溶液D反应,均能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且E、F属于同一类别,G的俗称是_________。如果E由四种元素组成,E的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和G的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图如下(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程中无氧气的原因可能是 。
(2)以上生产高纯硅的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在干冰、金刚石、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2)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分子的是 (填序号)。
①2O②2O2③Mg2+④SO42-
(3)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②A、B、C、D 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可作燃料的是 。
③B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④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