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可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
(1)分析说明材料蕴含的主要经济常识。
(2)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3)运用政治常识分析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钓鱼岛屿最新事件:中国多次立场坚定声明钓鱼岛屿为中国固有领土,但日本却不断非法入侵并试图占为己有。(9.11)消息称,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岛屿“买卖合同”,购买钓鱼岛并实施“国有化”。就此事件,中国政府及军方态度十分明确,表示中方强烈抗议日本此非法无效的行为,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中国在维系和平友好的前提下也绝不放弃武力。9月11日起,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中发布钓鱼岛及周边海域天气预报。中国海监船编队在钓鱼岛海域巡航执法,实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实施管辖。中国已经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领海的范围十分明确。
材料二 同样,中国的民众也用自己理性的行动捍卫祖国的领土,大家心系国事,团结一致。从9月11日起,全国多地民众发起游行示威,抗议日本“购买”钓鱼岛。
(1)材料一,中国政府对于钓鱼岛事件的立场态度和举措体现了政治生活什么道理?
(2)中国民众的举动体现中华民族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你认为这样的民族精神能最终使我们战胜困难捍卫我国的主权吗? 为什么? (20分)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到政府改革,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其中大部制改革是新一届政府改革的亮点。以大部门体制为核心的政府机构改革需要目标明确、通盘规划、稳步推进。大部门体制不会一步到位,需要积累经验,逐步推进。所有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机构改革也是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组建大部门要有一定的限度,也要考虑部门之间力量和规模的平衡。
分析材料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近年来,“最美现象”不断涌现,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以自已腿换别人命的“最美女孩”刁娜、因救学生而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忍巨痛仍救乘客的“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现象”让人们感召了道德的力量,为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极大的榜样引领作用。
运用文化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阐述“最美现象”的价值所在。

近日,随着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美丽的海南博鳌拉开帷幕,海南博鳌再次迎来全球风云人物的聚首,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自今年1月博鳌亚洲论坛首次以中小企业为对象举行独立的论坛“2013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中小企业再次成为博鳌论坛关注的焦点。中小企业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通过创新合作、创新营销,打造自主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用工荒”“招工难”已成为常见现象。“用工荒”主要表现在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供给结构中第二代农民工比重增加、作用于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利益所形成的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弱化。而另一方面,垄断行业和公务员招工挤破了头,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屡创新高,几千人争取一个岗位,垄断行业招工也是如此。“用工荒”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
材料二有专家认为,造成中小企业当前经营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外部原因是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银行体制政策上的失衡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的渠道;内部原因是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竞争力不强,这也使得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渠道不畅。此外,信用担保等中介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滞后,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体系,这也阻碍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发展。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993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7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2003年
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
2004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科技进步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2006年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1 000多件议案,其中33.1%的议案涉及科技进步法修改、科技成果转换、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
2007年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获得通过
2010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

(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如何缓解劳动力供需不平衡问题。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3)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各主体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图 2008-2012年我国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值及增长率

注:2008-2012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速约为9%。
表 2008-2012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与废气排放状况


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废气排放情况(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
烟尘排放
2008年
0.93
2321.3
901.6
2009年
0.90
2214.4
847.7
2010年
0.81
2185.1
829.1
2011年
0.74
2217.9
1278.8
2012年
0.71
——
——


注: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世界平均水平约为0.37。
材料二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存在的问题有:环保产业市场化程度差,集中度低;立法滞后、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尚未完全落实甚至违规排污;部分国人不顾公共利益追求无节制的生活方式加剧环境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财政支出对节能环保工作的积极意义,并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为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
(3)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