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阴影区部分,是亚欧非地区某种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分布区,分析回答23—25题。
在阴影区域,种植该作物的共同条件是 ( )
①光照强 ②热量丰富 ③土壤肥沃 ④降水丰富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图中这种作物在全球分布面积较大、纬度最高的国家是 ( )
A.中国 | B.美国 | C.印度 | D.埃及 |
西非生产这种作物的自然带主要在 ( )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C.热带沙漠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能够为在无人区进行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是
A.RS技术 | B.GIS技术 | C.GPS技术 | D.GSM技术 |
该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5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问题。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石油、煤炭、天然气 | B.天然气、石油、煤炭 |
C.煤炭、天然气、石油 | D.石油、天然气、煤炭 |
M省可能是( )
A.山东 | B.贵州 | C.新疆 | D.河北 |
读图,关于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构成
A.核电增长量大于燃煤发电增长量 |
B.风力发电增长量小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 |
C.削减了燃煤和核电发电量 |
D.新增电力电源以常规能源为主 |
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 200万千瓦时,约占中国风能资源的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回答问题。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
A.对缓解温室效应效果不大 |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
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
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
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②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迅速
③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④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背景材料:2002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回答问题:“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A地形区经过,自然地理原因是
A.路程最短 | B.气候适宜 | C.地形平坦 | D.物产丰富 |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
D.木材短缺的问题 |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 ( )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