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对领土问题的处置,叙述正确的有
①归还了法国的领土 ②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 ③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能设防 ④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 |
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
司马光认为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其中的“失”指的是
A.崇儒尚法 | B.严酷的刑罚 | C.沉重的徭役和兵役 | D.加强皇权 |
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
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 | 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 |
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 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 |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②法国《人权宣言》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