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认识的有
①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②任何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任何人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相同的
④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时,必须同时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义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是 :( )
①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无动亦无静,无静亦无动
④动和静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⑤静也是动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说明 :()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
B.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
C.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
生活中和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
这说明:()
A.矛盾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又寓于同一性之中 |
B.矛盾的共性与个性是相互对立的 |
C.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必然的,客观的 |
D.量变是基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2009年11月,历时四年多的建设,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贯通。此隧道从前期论证到动工建设,花了10年时间。各方面曾围绕建桥还是建隧道有过激烈争论,经过严格的考察、勘探和论证,综合比较,确定建隧道优于建桥。这一过程告诉我们:()
A.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条件性 |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 D.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
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杜威的观点否认了人类实践所具有的:()
A.客观物质性 | B.主观能动性 | C.历史性 | D.社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