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已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该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A、B、C所指。如果该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0.2、0.3、0.5三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DNA分子,若在每个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线状DNA的种类数是
A.4 B.6 C.7 D.8
为研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和花的顶生与腋生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两组纯种豌豆杂交的实验。根据图示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豌豆茎的高度由细胞核基因控制 |
B.花的着生位置由细胞核基因控制 |
C.子一代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
D.该实验中亲代的腋生花都需作去雄处理 |
200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苏尔斯教授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一1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nuc-1基因称为“死亡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
B.若能激活细胞“死亡基因”,则可特异地杀死癌细胞 |
C.蝌蚪尾的自溶现象是细胞死亡的具体表现 |
D.细胞中部分遗传信息表达受阻是细胞死亡的具体表现 |
提取双尾鳍鲫鱼卵细胞细胞质中的RNA,将它注射到单尾鳍金鱼的受精卵中,此后有部分受精卵发育成具双尾鳍性状的鱼。在此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包括()
A.DNA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
B.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
C.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
D.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 |
黑蒙性痴呆是在北美犹太人中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应该()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
B.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
C.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计算发病率 |
D.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出发病率 |
实验证实:(一)紫茉莉的花色遗传是不完全显性遗传:
白花×红花粉红花
1白∶2粉∶1红
(二)紫茉莉的叶色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在下列实验中对这两种遗传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以开粉红花枝条为接穗,无论砧木开何种花色,接穗开粉红花; (二)白色枝条上的花接受绿色枝条上的花粉后,所结种子发育为花斑枝条 |
B.(一)接穗开红花,砧木开粉红花,接穗自交后代开花为:1白∶2粉∶1红; (二)种子发育出的枝条的颜色与亲代中接受花粉一方的枝条颜色一致 |
C.(一)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核遗传,如紫茉莉花色遗传; (二)♀花斑×♂绿→绿、白、花斑,是细胞质遗传物质不能均等分配的结果 |
D.(一)显性具有相对性,一个个体的显隐性状也可相互转化; |
(二)细胞质遗传是由于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不能均等分配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