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越 |
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
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 |
读甲、乙两幅“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小题。
甲图 乙图下列关于图中气候类型的判读,正确的是( )
A.①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 B.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C.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 D.④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
关于图中各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干湿季 |
B.②地水热条件充分,雨热同期 |
C.③地降水分配均匀,全年温和 |
D.④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下列关于图中各地气候主要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地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
B.②地全年受低纬信风带的影响 |
C.③地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
D.④地全年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 |
下图示意南非东部沿海城市德班(29°53′S,31°03′E)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小题。关于德班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
B.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
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
D.夏季降水稀少,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读“1961—2006长江三角洲平均气温增温速率空间分布图”,完成小题。有关长江三角洲1961—2006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
B.增温幅度由东向西增加 |
C.沿江均比沿海增温幅度大 |
D.上海市年增温最大幅度达0.5 ℃ |
影响长江三角洲40多年来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变化 |
B.冬季风势力强弱 |
C.城市化的发展 |
D.降水的变化 |
读“中国的气温变化(虚线)与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实线)比较图”,完成小题。公元1700年以后,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为( )
A.逐年上升 | B.逐年下降 |
C.波动下降 | D.波动上升 |
近3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 B.海平面上升 |
C.降水量增加 | D.太阳辐射增强 |
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其主要原因是( )
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
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
D.局地气流下沉增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