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工程:屡见不鲜。现在,从工程项目上马到涉及民生的政策法规出台,从政府规划的公布到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在重大问题上广泛听取民声、集中专家智慧,正在成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体系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 )
①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②集中专家学者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③政府的决策必须得到公民的一致通过
④公民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享有决定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行为中,属于公民民主监督的有()
A.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问题 |
B.参加“网上调查”,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
C.通过“办事服务”,反映小区停车位紧张,向有关部门求助 |
D.通过“市长信箱”,发表对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的反对意见 |
广州某中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一个摊贩销售的儿童帽子上有国徽徽章,她想国徽是国家的象征,怎么能在商品上乱用呢?就打电话告诉了有关部门,制止了摊贩的行为。该同学的做法
①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②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③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④侵犯了其他公民合法的经济利益
A.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②③ |
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选用干部通过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说、把关。这种制度
①体现出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扩大了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③表明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④体现出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通过以上素材,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有的公民享有权利,有的公民履行义务 |
B.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
C.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
D.所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 |
在学习《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时,有同学搜索到以下素材:
①某中学生写信给市政府就网吧治理工作提出意见
②东莞市市民协助公安人员抓捕黑社会成员
③深圳市民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向市政府建言献策
④某运动员经过奋力拼搏,在奥运会上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若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 B.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 D.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