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单位:米)图,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
(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图32-1中A、B两图分别为北京、莫斯科城市交通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北京城市交通的是_______ 图。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B图中道路网的形式是_________ ,如果没有环行道路,对人们出行有何影响?
(3)A图中设置对角线道路有何有利之处?如果没有环路对人们的出行带来哪些问题?(4)进行路网规划时,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
如图31-9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被称之为“钢铁露天路”,备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图31-1为“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31-1中可以反映出,从设计进藏铁路的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三方案中选择青藏线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修建青藏铁路与西南地区修建南昆铁路所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有何不同?
(3)一般来说,山区优先发展的是公路而不是铁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专家透露:青藏铁路在藏北高原尽量减少车站数量的设置,在没有河流和高山峡谷的藏北高原部分地段也架设桥梁,旅客列车采用全封闭形式。这些设计方案,主要考虑(双选)
A.减少废弃物对沿途环境的影响
B.保证藏羚羊迁徙的通道
C.减轻因空气稀薄、气压低造成旅客身体不适
D.减轻因太阳辐射过强对列车和旅客的伤害
(5)北京至拉萨的一列旅客列车于北京时间2009年7月1日21:30从北京出发,全程运行47小时28分,到达拉萨时可以见到的景象是( )
A.旭日东升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满天繁星
比较京九线、南昆线和青藏线区位选择的异同,简述途经乌鲁木齐的国际铁路线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下图为“亚欧第二大陆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欧第二大陆桥”东起我国________省的连云港,西止__________海沿岸的鹿特丹,在中国部分穿过的工业带主要是__________工业带。
(2)该铁路在我国过境站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穿过的第一个中亚国家是__________。
(3)两个“桥头堡”均为不结冰的优良港口,连云港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鹿特丹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鹿特丹港位于50°N以北,冬季不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从连云港到鹿特丹走最近海洋路线依次经过哪些海峡和运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