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玉米粉和![]() |
B.大豆粉和有氧 |
C.玉米粉和无氧 | D.大豆粉和无氧 |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 |
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
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 |
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 |
柯萨奇病毒A16型(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V-16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
B.B细胞经CAV-16刺激后会分裂、分化出浆细胞,并与抗原结合 |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
D.CAV-16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 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 |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
D.碱基对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
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的类比推理,从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 |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
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
B.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
C.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出现 |
D.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