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A.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 B.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
C.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有人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近代化的问题,包括科学和自由,乃至“近代与西方”“传统与中国”这样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晚清时都已经提出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19世纪中后期有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有读诸经、习洋语洋操、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船。下列表述能体现该校课程设置思想的是( )
A.“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
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与普希金这首诗为相同流派的是( )
A.李白《将进酒》 | B.杜甫《春望》 |
C.梵高《向日葵》 | D.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经典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
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 |
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
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
《列女传》这种题材本为刘向(西汉)所创,范晔(魏晋)在《后汉书》中首次纳入正史之中。早期几部史书所赞扬的列女系各个领域的优秀女性,如拯救父亲的缇萦、文采卓著的蔡文姬、辅佐丈夫的乐羊子妻。但《宋史》之后,所载列女几乎全都是保持贞操、不事二夫的“贞妇”,《列女传》成了地地道道的“烈女传”。正史中关于女性列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后期( )
A.妇女其他方面的才能退化 |
B.理学已影响到修史者的眼界 |
C.统治者开始强调贞节观念 |
D.政府致力提升妇女社会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