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下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 ______作为诱导剂来诱导融合。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 特性。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 。这种酶可能是 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 。A、B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 那么D细胞称为 _细胞。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 _过程。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 。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3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 。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 培养。
(16分每空2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①----④过程中,能为该细胞酶的合成提供能量的过程是_______。
(2)图2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中放入适宜浓度的小苏打(NaHCO3)溶液(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①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实验的装置光源关掉,使实验处于黑暗处;则短时间内植物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增加、减少)。处于黑暗环境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升高、降低、保持不变),原因是。
②在标况下,某时间段内实验装置U形管左、右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发生如图3所示变化,(假设10刻度=0.224ml,气体的相对交换值为22.4L=1mol),则该时间段水草(消耗、积累)葡萄糖毫克。
(每空1分共7分)、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__________ 。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 。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
(每空1分共8分)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下表是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物质X以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表中甲、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有______________类RNA参与。
(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1分) 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 图中实线表示过程,虚线表示过程。
(2)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宿主细胞,机体会快速发生免疫应答,请将此过程在图中补充完整。
(3)图中既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又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能呈递抗原的是。
(4) 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试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请据此回答。
①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_______细胞。
②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
③HIV与T2噬菌体在组成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下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
(1)图中激素①和激素②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
(2)图中激素②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受图中激素①的影响外,还受___________的直接影响和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3)正常人摄入高糖食物容易肥胖,是因为餐后___________(填标号①或②)分泌增多,促进过多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转化为___________,从而导致肥胖。
(4)图中X表示促进,即激素①对激素②分泌有促进作用,某人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简要方案如下:
第一步: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第二步:用含有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的两个错误并改正:
①错误: ,修改为;
②错误: ,修改为。
(5)激素①与激素②具有(拮抗/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