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30-33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 B.河网密集 | C.矿产资源丰富 |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
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 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 |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 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
|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 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
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①临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读新西兰位置图,完成小题。
澳人利亚和新西兰农业生产的相同点有
| A.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
| B.畜牧业发达 |
| C.机械化水平不高 |
| D.农牧区水分条件优越 |
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说法正确的有:
①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②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东北沿海地区
③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④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
⑤两国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热资源丰富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②④⑤ |
读中、日、韩、俄四个国家交通资料对照表,回答小题。
| 国家 |
海岸线 104km |
铁路营运 里程104km |
铁路密度 m/km2 |
公路营运里程km |
公路密度 m/km2 |
高速公路 104km |
管道运输 104km |
| 甲 |
3.200 |
7.80 |
8.12 |
358.4 |
373.4 |
5.39 |
5.45 |
| 乙 |
3.300 |
2.70 |
79.9 |
118.9 |
3518.7 |
0.74 |
0.27 |
| 丙 |
0.526 |
0.79 |
79.5 |
10.2 |
1023.4 |
0.3l |
0.23 |
| 丁 |
3.765 |
8.78 |
5.14 |
115.0 |
67.258 |
2.90 |
23.9 |
甲、乙、丙、丁四国分别是
| A.俄罗斯韩国日本中国 |
| B.韩国俄罗斯中国日本 |
| C.日本中国俄罗斯韩国 |
| D.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 |
甲国从丁国进口的大宗货物最有可能的是
| A.煤炭 | B.石油 | C.纺织品 | D.大米 |
马斯达尔(约24°N,54°E),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城市。该
表为马斯达尔(1977~2011年)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小题。
| 月份 项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均温(℃) |
18.8 |
19.6 |
22.6 |
26.4 |
30.4 |
32.3 |
33.8 |
34.0 |
32.2 |
28.8 |
24.5 |
20.8 |
| 平均降水(mm) |
7.0 |
21.2 |
14.5 |
6.1 |
1.3 |
0 |
微量 |
1.5 |
0 |
微量 |
0.3 |
5.2 |
该地位于
| A.东南亚 | B.南亚 | C.中亚 | D.西亚 |
下列获取电力的方式中,目前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 B.垃圾发电 | C.地热发电 | D.风能发电 |
下列关于马斯达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月季风带来降水 | B.属于地中海气候 |
| C.八月受东南信风影响 | D.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
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盛行东北风,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 000 mm以上,
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人口密度约400人/平方千米。据此回答小题。
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北部降水少,洋流 |
| 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 |
| C.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 |
| D.西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 |
该岛屿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种植园农业 |
| B.地中海农业 |
| C.商品谷物农业 |
| D.大牧场放牧业 |
如果计划在甲城建一个水泥厂,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考虑,厂址选择正确的是
| A.城市的东南郊 | B.城市的东北郊 |
| C.城市的西南郊 | D.城市的西北郊 |
该岛屿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甘蔗 | B.水稻 | C.棉花 | D.甜菜 |
读图,回答小题:
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种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
| A.E处 | B.F处 | C.B处 | D.C处 |
E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南方地区 | B.青藏地区 | C.北方地区 | D.西北地区 |
城市带G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水果、蔬菜基地,其发生变化农业区
位是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③城市化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
④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⑤地形、气候的改变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