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棵同种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
B.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
C.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D.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在14点时三碳化合物含量比10点时高

同学们欲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用红墨水的移动距离表示)。下面是四个学习小组设计的相应装置,请问哪个小组设计的装置最合理?()

选项
测定光合作用强度
测定呼吸作用强度
甲装置
乙装置
甲装置
乙装置
A
光照,活的植物、NaOH溶液
光照,活的植物、NaOH溶液
光照,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
NaHCO3溶液
B
光照,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OH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
NaOH溶液
C
光照,活的植物、NaOH溶液
光照,死亡的植物、NaOH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死亡的植物、
NaHCO3溶液
D
光照,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OH溶液
遮光,死亡的植物、NaOH溶液

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两次(浸入30分钟和4小时)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条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B.b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后逐渐复原
C.c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D.d条马铃薯细胞外KNO3浸泡溶液浓度增加

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某种生长因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生长因子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仅指DNA分子复制
C.生长因子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
D.前脂肪细胞膜上可能有能与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环孢素(CsA)是从土壤霉菌中分离出的含有11个氨基酸的环形多肽,该物质能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和其他细胞因子,因而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下列有关CsA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天然合成过程需要拟核DNA上基因的控制
B.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28,则它的相对分子量为1210
C.该环孢素合成的过程所消耗的ATP均由线粒体提供
D.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霉菌才合成该细胞因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