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中国有句古话:“同行是冤家”。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 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D.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下图漫画《老人摔倒之后》(作者:刘志永)说明了
| A.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具有鲜明阶级性 |
|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
|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
| D.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和前提 |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试点,主要目的是通过开放促进改革。其哲学依据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源泉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相互连结
③运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简政放权成为持续的改革行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 |
“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支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每个人都是实践的主体,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杰出人物比普通人作用更大,能决定社会发展
③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④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