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
A.受精卵 | B.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
C.传代10~50代以内的细胞 | D.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节。该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
B.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场所进而被吞噬、消灭 |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淋巴因子消灭 |
右图为两个神经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之间充满组织液,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 |
B.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结构①和②实现相同的信号转换 |
C.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②上的特定受体有关 |
D.③中的物质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
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
B.镜检计数时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 |
C.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D.酵母菌数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在该值上下波动 |
下列观点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B.地理隔离阻碍了不同种群间基因的自由交流 |
C.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 |
一对夫妇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右下图所示,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
A.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1/2B.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是3/8
C.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 D.不患病的概率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