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材料二:左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原图,右图为美国--区域的农业地域图。
(1)材料一中“大河”两岸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2)左图中城市周围A 、B 、C、 D四个区位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或经济作物的生产,应如何对应布局?
花卉业________; 果园_________;乳牛业_________;粮食或经济作物___________。
(3)该地区90年代初期曾大规模栽桑养蚕,后因国际市场价格大跌,而银杏叶提取物价格看好,农民就毁桑发展银杏采叶圃然而5年后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需求量锐减,农民又开始刨银杏树。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右图美国区域图显示了美国农业生产______________化,值得我国借鉴。试分析影响①农业区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土豆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同时它也是人们喜爱的美食。2014年12月,农业部提出了马铃薯的主粮化战略,小土豆翻身进军主粮界,引发公众热议。
在全球人口暴增的年代,使他们不致挨饿的那些美洲作物,最初其实是很低贱的食物,但天灾人祸的危机,为马铃薯创造了良机,马铃薯的特性正符合危机时人类的需求;如今,马铃薯是全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都能生长;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惊人,而且种植几乎没有成本。1600年后,欧洲人口急速增加,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随之出现,植物学家、改革人士、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开始想到用马铃薯解决危机。1641年英国入侵者在爱尔兰杀人放火捣毁庄稼,大多数农作物颗粒无收,惟有马铃薯在地下安然渡过了战火和严冬,使爱尔兰人得以渡荒抗灾。爱尔兰成为欧洲第一个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方。正如上述在爱尔兰所见,战争、饥荒把马铃薯打入了中欧、东欧。对于准备战争的政治家而言,它是军队最理想的粮食。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今天波兰和德国东部,积极推广马铃薯。最终这种作物征服全欧洲。
——摘编自[美]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除了南方马铃薯优势区外,我国马铃薯优势区主要分布于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依据上图,简析这一过渡地带的环境特点。
根据陕西自然地理分区及西咸新区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延河a断面,描述汉水b断面的水文特征。
关中的渭河平原奠定了秦文明的基础。
(2)说出渭河平原的形成原因,并简析该地有利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01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该新区是大西安城市的主体功能区。
(3)简述西咸新区对大西安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4)为保护水源,列举商洛地区经济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中南半岛北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并指出形成的地质作用。
(2)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境内,拟建运河。试分析运河开通对我国海洋运输产生的意义及对马六甲海峡产生的影响。
(3)说出湄公河上、下游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B,C,
E,F。
(2)河流AD段的流向为。
(3)B处海拔最高可能的范围是( )
A.[150 m,200 m] | B.[250 m,300 m) |
C.[200 m,250 m] | D.[250 m,300 m] |
(4)若G、H两地图上距离为3.6 cm,则两地实地距离为。
(5)拟在A~H处建一水坝,应选择在处,理由是。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l.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
材料二 “城市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图是根据这种观点设计的城市垃圾处理示意图。
(1)说出材料一中的垃圾处理方式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图中所示的垃圾处理方法具有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