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主要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主要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高的经济收入 |
C.更多的休闲时间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1~13题。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
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
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条件优势是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形成城市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主导因素是
A.运输距离 | B.运输质量 | C.运输速度 | D.运输数量 |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9~10题。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该区域城市发展过程依次是
A.①-③-④-② | B.②-④-③-① | C.③-④-①-② | D.②-①-③-④ |
该区域城市发展必然导致
①城市环境恶化 ②植被覆盖率减少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地表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⑥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
A.①⑤ | B.②④ | C.③⑥ | D.⑤⑥ |
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5-6题。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减慢 |
下列省区中,最接近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四川 | B.贵州 | C.安徽 | D.浙江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完成 3~4 题。 当今世界人口净迁入的国家或地区是
A.中国 | B.中东地区 | C.拉丁美洲 | D.东南亚 |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A.由中部向东北、西北、西南迁移 | B.由平原向山区迁移 |
C.由内陆向沿海迁移 | D.由较发达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迁移 |